7批次食品檢出農獸藥殘留超標問題
7批次食品檢出農獸藥殘留超標問題,分別為菏澤市東明縣眾學食品購物中心銷售的韭菜,腐霉利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臨沂市費縣梁叔滿蔬菜批發店銷售的的韭菜,腐霉利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臨沂市羅莊區旺角果蔬批發超市銷售的韭菜,甲拌磷和腐霉利均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臨沂市羅莊區志強生鮮配送站銷售的韭菜,腐霉利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棗莊市市中區棗莊大潤發商業有限公司銷售的豬肉,磺胺類(總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德州市臨邑縣城區小薛蔬菜批發部銷售的來自平原李萬莊李書華的韭菜,甲拌磷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臨沂市蒙陰縣王相紅綜合超市銷售的來自孫慶明(供貨商)的芹菜,毒死蜱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腐霉利是一種廣譜低毒內吸性殺菌劑,對低溫高濕條件下發生的灰霉病、菌核病有顯著效果。少量的農藥殘留不會引起人體急性中毒,但長期食用腐霉利超標的食品,可能對人體健康有一定影響。《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19)中規定,腐霉利在韭菜中的最大殘留限量值為0.2mg/kg。韭菜中腐霉利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在種植過程中為快速控制病情加大用藥量或未遵守采摘間隔期規定,致使上市銷售時產品中的藥物殘留量未降解至標準限量以下。
甲拌磷是一種高毒的內吸性殺蟲劑、殺螨劑,具有觸殺、胃毒、熏蒸等作用。少量的農藥殘留不會引起人體急性中毒,但長期食用甲拌磷超標的食品,對人體健康有一定影響。《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19)中規定,鱗莖類蔬菜中甲拌磷的最大殘留限量為0.01mg/kg。韭菜中甲拌磷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在種植過程中為快速控制病情加大用藥量或未遵守采摘間隔期規定,致使上市銷售時產品中的藥物殘留量未降解至標準限量以下。
毒死蜱又名氯吡硫磷,是一種硫代磷酸酯類有機磷殺蟲、殺螨劑,具有良好的觸殺、胃毒和熏蒸作用。少量的農藥殘留不會引起人體急性中毒,但長期食用毒死蜱超標的食品,對人體健康可能有一定影響。《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19)中規定,毒死蜱在芹菜中的最大殘留限量值為0.05mg/kg。芹菜中毒死蜱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在種植過程中為快速控制病情加大用藥量或未遵守采摘間隔期規定,致使上市銷售時產品中的藥物殘留量未降解至標準限量以下。
磺胺類(總量)是人工合成的廣譜抑菌藥,對大多數革蘭氏陽性和革蘭氏陰性細菌有效。對于治療禽類球蟲病和雞白細胞蟲病療效較好。長期食用磺胺類藥物殘留超標的食品,可能在人體內蓄積,進而對人體機能產生危害,還可能引起過敏反應和耐藥性菌株的產生。《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獸藥最大殘留限量》(GB 31650-2019)中規定,磺胺類藥物在所有食品動物的肌肉中最大殘留限量值為100?g /kg。豬肉中磺胺類(總量)超標的原因,可能是控制疫病,養殖戶違規加大用藥量或不遵守休藥期規定,致使產品上市銷售時藥物殘留超標。
4批次食品檢出食品添加劑超限量、超范圍使用問題
4批次食品檢出食品添加劑超限量、超范圍使用問題,分別為德州市夏津縣老楊家餐館生產的拌海蜇,鋁的殘留量(以即食海蜇中Al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日照市嵐山區美石緣石鍋飯店生產的油條,鋁的殘留量(干樣品,以Al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鄒城市博貴百貨超市銷售的標稱為曲阜孔府家酒釀造有限公司生產的府藏濃香型白酒,經青島市華測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檢驗發現,其中甜蜜素(以環己基氨基磺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德州市武城縣城區國超肉食小菜批發部銷售的標稱為德州經濟開發區華偉特色肉食廠生產的蒜香烤腸,經青島譜尼測試有限公司檢驗發現,其中山梨酸及其鉀鹽(以山梨酸計)和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以脫氫乙酸計)均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硫酸鋁鉀(又名鉀明礬)、硫酸鋁銨(又名銨明磯)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膨松劑和穩定劑,使用后會產生鋁殘留。含鋁食品添加劑按標準使用不會對健康造成危害,但長期食用鋁超標的食品會導致運動和學習記憶能力下降,影響兒童智力發育。《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油炸面制品中鋁的殘留量為100mg/kg,腌制水產品(僅限海蜇)中鋁的殘留量(以即食海蜇中Al計)為500mg/kg。油條和拌海蜇中鋁的殘留量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生產者為增加產品口感,在生產加工過程中超限量使用含鋁食品添加劑,或者其使用的復配食品添加劑中鋁含量過高。
甜蜜素(以環己基氨基磺酸計)是食品生產中常用的甜味劑。《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白酒中不得使用甜蜜素。白酒中檢出甜蜜素的原因,可能是生產企業為改善成品白酒的口感,違規添加甜蜜素;也可能是白酒、配制酒生產過程中交叉污染。
山梨酸及其鉀鹽抗菌性強,防腐效果好,是目前應用非常廣泛的食品防腐劑。長期食用山梨酸及其鉀鹽超標的食品,可能對肝臟、腎臟、骨骼生長造成危害。《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山梨酸及其鉀鹽在肉灌腸類中的最大使用量為1.5g/kg。山梨酸及其鉀鹽不合格原因可能是企業為延長產品保質期或者為彌補產品生產中衛生條件不佳而超限量使用導致。
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作為一種廣譜食品防腐劑,對霉菌和酵母菌的抑制能力強。脫氫乙酸及其鈉鹽能被人體完全吸收,并能抑制人體內多種氧化酶,長期過量攝入脫氫乙酸及其鈉鹽會危害人體健康。《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脫氫乙酸及其鈉鹽在熟肉制品中最大使用量為0.5g/kg。熟肉制品中脫氫乙酸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生產企業為延長產品保質期,超限量使用該食品添加劑,也可能是其使用的復配添加劑中該添加劑含量較高,還可能是使用時不計量或計量不準確。
7批次食品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
7批次食品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分別為臨沂市蘭陵縣玉頂山泉純凈水有限公司生產的飲用純凈水(17L),銅綠假單胞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棗莊市嶧城區億中潤時代百貨超市銷售的標稱為滕州晶海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綠融酸奶大果粒麥片,霉菌不符合產品執行標準要求;青島市市北區青島北方國貿四方超市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為青島華怡康商貿有限公司生產的即食海蜇頭,菌落總數不符合產品執行標準要求;德州市平原縣石緣餛飩店使用的自消毒餐盤,大腸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德州市德城區德明超意興快餐店使用的自消毒餐碗,大腸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青島市城陽區福榮堂海參店銷售的標稱為青島華怡康商貿有限公司生產的海蜇王,菌落總數不符合產品執行標準要求;滕州市龍泉張瓊鐸陽光國際百貨店銷售的標稱為滕州晶海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酸奶果粒麥片,霉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銅綠假單胞菌是一種條件致病菌, 廣泛分布于各種水、空氣、正常人的皮膚、呼吸道和腸道等,易在潮濕的環境存活,對消毒劑、紫外線等具有較強的抵抗力,對于抵抗力較弱的人群存在較大的健康風險。《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包裝飲用水》(GB 19298-2014)中規定,包裝飲用水一個樣品的5次檢測結果均不得檢出銅綠假單胞菌。飲用純凈水中銅綠假單胞菌檢出的原因:一是源水防護不當,水體受到污染;二是生產過程中衛生控制不嚴或殺菌工藝控制不當;三是包裝材料清洗消毒有缺陷所致。
霉菌是評價食品衛生質量的指示性指標。食品中霉菌數是指食品檢樣經過處理,在一定條件下培養后,計數所得1g或1mL檢樣中所形成的霉菌菌落數。如果食品中的霉菌嚴重超標,將會破壞食品的營養成分,使食品失去食用價值,還可能產生霉菌毒素;長期食用霉菌超標的食品,可能危害人體健康。《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沖調谷物制品》(GB 19640-2016)和企業標準《麥片制品》(Q/TZJH 0003S-2020)中均規定,方便食品一個樣品中霉菌的5次檢測結果均不得超過102CFU/g,且至少3次檢測結果不得超過50CFU/g。酸奶果粒麥片和綠融酸奶大果粒麥片中霉菌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原料或包裝材料受到霉菌污染,也可能是產品在生產加工過程中衛生條件控制不到位,還可能與產品儲運條件不當有關。
大腸菌群是國內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中檢出大腸菌群,提示被致病菌(如沙門氏菌、志賀氏菌、致病性大腸桿菌)污染的可能性較大。如果食品中的大腸菌群嚴重超標,將會破壞食品的營養成分,使食品失去食用價值;還會加速食品腐敗變質,可能危害人體健康。《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消毒餐(飲)具》(GB 14934-2016)中規定,餐(飲)具中不得檢出大腸菌群。餐飲具中檢出大腸菌群的原因可能是餐具清洗不徹底、消毒滅菌不徹底,或是操作人員或周圍環境不清潔,造成餐飲具二次污染。
2批次食品檢出質量指標不達標問題
2批次食品檢出質量指標不達標問題,分別為菏澤市成武縣亭文副食店銷售的標稱為淄博鴻禹食品銷售有限公司生產的禹杰涮火鍋肉卷,經青島譜尼測試有限公司檢驗發現,其中過氧化值(以脂肪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德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德州扒雞美食城管理有限公司高地店銷售的標稱為德州市金鼎冷藏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一只蝦水餃(蝦仁韭菜),經青島譜尼測試有限公司檢驗發現,其中過氧化值(以脂肪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過氧化值是指油脂中不飽和脂肪酸被氧化形成過氧化物,是油脂酸敗的早期指標。一般不會對人體產生損害,但食用過氧化值嚴重超標的食品可能導致腸胃不適、腹瀉等癥狀。《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速凍面米制品》(GB 19295-2011)中規定,速凍食品中過氧化值最大限量值為0.25g/100g。速凍食品中過氧化值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產品用油已經變質,或者產品在儲存過程中環境條件控制不當,導致產品酸敗;也可能是原料中的脂肪已經氧化,原料儲存不當,未采取有效的抗氧化措施,使得終產品油脂氧化。
對上述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生產經營企業所在地市場監管部門已責令企業查清產品流向,召回、下架不合格產品,控制風險,立案調查,并分析原因進行整改,涉及的不合格產品已按要求開展核查處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