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17個科普微博聯名質疑“全國巡回母乳檢測”的消息引起很多人的關注。專家指出,所謂的母乳檢測根本無法實現其廣告宣稱的“及時地調整補充嬰幼兒營養攝取”。其實,對于正常嬰兒來說,母親飲食正常、營養全面均衡,完全沒有必要去操心“母乳成分”。
檢測不能全面反映母乳
新手媽媽齊女士在產后42天帶著孩子去某醫院復檢時,醫生除了常規的檢查外,還開具了“母乳成分檢測”的處方。檢查結果出來后,醫生說齊女士母乳中蛋白質偏低,建議齊女士晚上給寶寶添加一頓奶粉。
齊女士說,當時她看到一張宣傳單上寫著“個性化檢測母乳成分”、“及時地調整補充嬰幼兒營養攝取”,覺得檢測一下也不錯,不過對于醫生之后建議她給寶寶加奶粉非常不解。
據了解,所謂的“母乳檢測”是用一種“母乳成分分析儀”快速確定母乳中的蛋白質、脂肪、乳糖、熱量和總固體含量5個指標。而吸引父母的是其廣告宣稱:“個性化檢測母乳成分”“及時地調整補充嬰幼兒營養攝取”。
這種檢測真的可以作為調整嬰幼兒營養的標準嗎?
美國普度大學農業與生物系食品工程專業博士云無心指出,母乳是嬰兒的最佳食品,其主要成分就是蛋白質、脂肪和乳糖。蛋白質中有一些抗體和生長因子,此外還有各種維生素以及礦物質。后面這些成分的復雜多樣使得母乳成了“無法合成”的產品。即便是在分析技術非常發達的今天,人們也還是沒有完全搞清母乳的組成。所以,哪怕是最好的配方奶粉,也只是“接近”母乳,而不能“等同于”母乳。
他強調,“母乳檢測儀”只是檢測其中最主要的幾種宏觀營養成分,這幾種成分對嬰兒的生長固然重要,不過即便是知道了這幾個指標,對于母乳的認知也還只是管中窺豹而已。
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中西醫結合醫院兒科原主任張思萊也表示,母乳成分檢測并無意義。母乳中還有一些我們未知的成分,很多成分的功能還不清楚,更何況母乳成分每天也不是恒定的,與母親飲食的質量關系也很大,化驗其中的5項沒有什么指導意義。
母乳組成因時而異
云無心指出,母乳成分分析,如果是針對早產兒來說的,則有著很現實的意義。而“母乳成分分析儀”,也是為了滿足這種需求而產生的。
據介紹,早產兒母親的乳汁一般都難以滿足其生長需求,而針對早產兒設計的配方奶在幫助生長方面表現更好,但在嬰兒的免疫能力以及發育方面則又不如母乳。所以,最理想的方案,是根據早產兒自己的母乳組成,補充加強不足的營養成分,從而使得早產兒的生長、抗病和發育都能得到最大的支持。
云無心同時指出,但對于正常嬰兒來說,母乳成分分析完全沒有必要,因為本身就沒有“標準母乳”的指標存在。
他表示,除了同一位母親不同哺乳期母乳存在差異之外,同一天之間的不同時候,甚至同一次喂奶的開始與結束,母乳的組成也都不相同。此外,母親的飲食構成與身體狀況,對于母乳的組成也有一定的影響。“既然沒有“標準母乳”的存在,即使分析出了母乳的組成,“及時地調整補充嬰幼兒營養攝取”也還是一句空話。
此外,“母乳成分分析”得到的只是5項宏觀指標。云無心提醒,相對于早產兒,正常出生嬰兒對于這些指標的波動有更好的適應能力,根據它們來“調整”也完全沒有必要。
檢測母乳無國家標準
北京和睦家醫生兒科主任崔玉濤在其實名認證的微博中指出,母乳成分檢測技術目前并無國家標準,且不說檢測是否準確,如果母乳中蛋白質偏低,應提示母親增加蛋白質攝入種類和數量,而不是推薦添加配方奶。他指出,國外母乳檢測的目的是為了更科學指導母親的飲食,盡可能達到最佳母乳喂養。“母乳檢測不應是忽悠添加奶粉的工具。”
專家指出,母乳是嬰兒最好的食品,而母乳的質量和媽媽的飲食密切相關。要想養出好母乳,媽媽們一定要保持營養均衡。
首先,最好每餐飲食都能包含谷類、蛋白質、蔬果。其次,母乳媽媽們不要吃太油膩的食物,否則攝入的脂肪過多,喝了母乳的寶寶大便次數就會增多,不利身體健康。因此,建議產后選擇清補,喝湯時將上層的油撇掉。盡量吃得清淡些,以免母乳中鈉含量超標。同時,每日要保證1200-1500mg的鈣攝入。
(原標題:“母乳檢測遭專家批駁 “標準母乳”根本不存在”)
本文關鍵詞:母乳檢測標準,檢測母乳標準,母乳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