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
疫情防控國內近期有明顯進展,大多數國人都經歷了漫長的宅家春節假期,從一開始各種渠道的信息真真假假撲面而來,公眾對突如其來的疫情無所適從,到官方渠道、專家醫生發聲不斷解讀疫情防控進展,公眾的防控意識也在不斷提升,其中對于合理攝入營養提升自身
免疫力,將強健康
管理以降低病毒感染風險的認知,在逐步深入人心。
民以食為天,健康管理、增強免疫力的第一個環節,是要吃好,即做好健康膳食管理。
特殊時期,重點疫區的民眾大都只能通過社區組織的團購、當地提供的線上生鮮平臺訂購食材;其它大部分省份基本生活物資供應及消費已經趨向正常化。隨著各地復工復產逐步推進,疫情中后期,如何利用現有條件合理搭配營養,做好健康膳食的管理,提升自身免疫力,也是公眾需要給予重視的。
中國保健協會于2月3日發布了《關于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保健建議》(下稱“《建議》”)。該《建議》倡導居民在營養膳食攝入上,要堅持幾點原則:堅持每日食用富含核酸、蛋白質類食物,如大豆類、瘦肉類、魚蝦、雞蛋、新鮮深色果蔬;保證充足飲水,多次少量,促進代謝;以谷薯類和適當雜糧為主食,保證身體攝入足夠熱量、膳食纖維和維生素;不食野味,生熟食工具分開使用,食材要熟透、熱透實用等。
中華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學分會(CSPEN)《關于防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飲食營養專家建議》也提出,在平時的基礎上加量攝入高蛋白食物和新鮮果蔬。
中國中醫藥大學研究員張立表示,當下疫情防控還不能松懈,正如在此次疫情中專家所說的,疾病是病原體與人體免疫力博弈的結果,免疫力增強,感染病毒的機會也會相應減少。因此,疫情期間,公眾對于健康膳食的需求會非常旺盛,但是怎樣吃還是應該有一個規范的要求,上述《建議》給出的倡導比較合適。此外,關注膳食營養需要平時養成良好的習慣,健康膳食的兩大原則,一是均衡,二是持之以恒。
中國保健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徐華鋒認為,應對疫情,目前還沒有特效藥和疫苗,提高免疫力是有效的應對方法,而健康膳食的保障是增強免疫力的基礎。他談到,經過這些年各級機構的不懈科普以及公民健康膳食意識的提升,公眾對于健康膳食已經有了一定認知,比如從科學機理上講,核酸、蛋白質、維生素等都是人體關鍵所需,增強免疫力的產品有益生菌益生元、各種維生素、氨基酸等保健食品,還有符合中醫藥傳統“藥食同源”的靈芝、人參、石斛、大棗、沙棘等養生食品,只要是經過國家權威機構認可的對于增強免疫力有幫助的產品,都可以派上用場。
即便如此,在實際操作中,不同人群對膳食營養的攝入需求有差異,特別是三高人群等慢性病群體,必須根據自身的健康情況按需攝入,絕不能因為宅家無處可去而毫無顧忌放縱大吃,也不建議為節省開支大幅減少食品營養攝入而導致免疫力下降。
以老年人膳食營養攝入為例,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老年病科主任醫師樓慧玲給出了明確建議,除了要滿足能量充足、食材多樣、每天進食新鮮蔬果、少量多次飲水、食品熟透熱透等普適要求之外,高齡老人和體弱老人建議少食多餐,可在三餐基礎上加餐2~3次,尤其要重視維生素D、E的補充;同時要謹防過度飲食帶來的能量(營養)過剩問題,尤其是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患者,在營養攝入方面要做好自己的健康管理,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
對陸續復工的人群,其膳食健康管理,有專家建議日常飲食多攝入一些蘑菇、胡蘿卜、蜂蜜、芥菜、紅棗、紫薯、香蕉、葡萄干等食材,有助于提高人體免疫力,增強抗病毒能力。
一位食品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盡管國內疫情防控已經進入中后期,但仍沒到松懈的時候,無論是繼續居家的人群還是陸續復工的人群,不僅要做好健康膳食管理,自身的防護也是重中之重。
本文關鍵詞:免疫 管理 疫情 健康管理 膳食 管理 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