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絡中盛傳一段視頻:在小龍蝦、魚類、貝類、螃蟹等海鮮體內存在著多種寄生蟲……不少網友看后心驚膽戰:“以后還能不能愉快地吃海鮮了?”對此,食品領域專家表示,海鮮及其他水產品中的確存在著寄生蟲風險,淡水水產生食、半生食風險很大;但通過加熱或低溫殺菌處理,就可以有效殺滅寄生蟲。
■視頻里說的是不是真的?
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常委、果殼網科學顧問鐘凱博士專門通過微信公號對視頻內容逐一分析,第一幕明明是一條螞蟥而不是寄生蟲,鉆進了死的小龍蝦;第二幕:魚尾巴上的紅色血絲俗稱“紅線蟲”,常見于魚鱗下或魚尾里,專門攻擊魚,對人無害,養殖魚類的寄生蟲相對少一些;第三幕紅色的肉塊看上去像是蛇,蛇、青蛙、牛蛙等兩棲爬行動物,寄生蟲相對比較多;第四幕通常貝類攜帶成蟲比較少,視頻里面挑出來的半透明的“蟲”是貝類的消化器官,不是所有貝殼都能找到;第五幕螃蟹體內偶爾會有寄生蟲。
■海鮮到底能不能吃?
業內專家普遍的觀點是:海鮮及其他水產品中的確存在著寄生蟲風險,但這是非常普遍的情況,只要科學選購,合理加工,消費者完全不必過多擔心。
■吃海鮮應注意什么?
鐘凱博士指出,海水寄生蟲的威脅遠小于淡水寄生蟲,淡水水產生食、半生食風險很大,千萬別追求口感嫩;野生比家養的更容易攜帶寄生蟲,別迷信純天然;無論什么寄生蟲都怕熱,燒熟煮透就是蛋白質,冷凍也可以殺死寄生蟲,-20攝氏度至少24小時;處理水產需要生熟分開,以免交叉污染;此外吃海鮮刺身等生食時,不管蘸酒、醋、芥末、辣油、蒜汁等,都不能殺死寄生蟲。
本文關鍵詞:殺菌 處理 貝類 食品 魚類 小龍蝦 水產品 水產 螃蟹 寄生蟲 海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