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無”保健品變身“網紅”、身價暴漲的秘密,都在這里了
時間:2018-08-02 09:24:06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點擊:360次
近年來,大家經常能從微信和微博上刷到各種各樣的保健品推銷,這些所謂的“網紅保健品”包裝精美、功效各異,從減肥到調節免疫力,從緩解疲勞到改善睡眠,功能不一而足,效果也被吹得神乎其神。那么這些所謂的“網紅保健品”到底貨從何來?效果真的像廣告中宣傳的那樣好嗎?
眼下,在朋友圈和一些電商平臺上,保健品的銷售十分火爆,許多人都買過這些所謂的“網紅保健品”。
記者在網上隨機搜索了下保健食品,發現還真是五花八門功能各異。一款奶黃素,宣傳服用一個月可以瘦17斤;一款纖維素,號稱服用后可以增強兒童的免疫力;一款月光美白丸則表示,純中藥成分可以美白淡斑。而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網站上,卻根本查不到這幾款保健食品的備案信息,這些都不是正規的保健食品。全國多地警方也查獲了大量無正規生產廠家、無準確生產日期、無質量檢測的三無保健品。
江蘇省南通市公安局食品藥品和環境犯罪偵查支隊支隊長陳剛介紹,到目前為止,今年破獲了食品藥品的案件160起,抓獲犯罪嫌疑人326人。互聯網銷售三無保健食品的案件,呈現了高發態勢。
近日,南通市公安局就破獲了一起利用互聯網跨省販售三無保健食品的案件,并搗毀了一處隱藏在農家院中的生產窩點。工人們白天在這個窩點干活,晚上就住在這里。
據辦案民警介紹,這些三無保健品,大多生產環境臟亂差,配方也大同小異,多年不變。三無保健品制造商孫某某給記者給介紹了一個行內流傳多年的做性保健品的經典配方。
據這個三無保健品制造商介紹,做這些性保健品的配方多年來一直沒變,不是在淀粉中兌點西地那非,就是在淀粉中兌點西力士。那么服用了按照這個配方做出來的保健品對人體有沒有傷害呢?制造商孫某某這樣辯解:“像高血壓,心臟病,吃到肚子里,沒有什么反應,吃到嘴里以后,喝口涼水立馬就解了。”
西力士和西地那非這兩種原料,都是國家在食品中明令禁止添加的藥物。這種藥也并不像他說的這么百無禁忌,高血壓,心臟病、腎臟功能不全的患者服用這類藥品后,會造成心率失常等問題。
不僅這種性保健食品的配方多年來一直不變,三無減肥保健食品的配方多年來也都是大同小異。不久前,張女士在刷朋友圈時就看到了一條減肥產品的廣告,宣稱可以在清除體內毒素的基礎上加速身體代謝,可張女士吃了一段時間后,卻出現了肝腎功能損傷。
隨后,記者將這款網紅減肥產品送到了南通市食品藥品和環境犯罪偵查支隊進行檢驗。檢驗發現,這款減肥產品含有國家明令禁止添加的藥品西布曲明。
南通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范耀輝說:“西布曲明具有興奮、抑食這方面的作用,可能引起血壓升高、心率加快、厭食、失眠、肝功能異常等危害嚴重的副作用。由于西布曲明價格比較低廉,所以屢被違法犯罪分子加入減肥食品中。”
原來,這些功能吹噓的神乎其神的減肥產品不過是淀粉兌的西布曲明。其實很多三無減肥保健食品常年采用的都是這樣的配方。而市面上功能各異的三無保健食品,每一種的配方大都是“面粉兌的違禁藥物”。
這種“面粉+違禁藥物”的配方一直沿用多年,并不新鮮。可是為什么時隔多年,這些三無保健品還能搖身一變成為“網紅爆款”,而且銷售得異常火熱呢?其中的一個原因在于他們不斷變身迎合消費者的需求。
第一步:緊跟市場 制造賣點
市面上流行瑪卡養生、腎寶片、益生菌,他們就開發類似的三無產品。
可是光迎合市場需求還不夠,要想使這些三無保健品變成“網紅保健品”,還需要借助防偽以假亂真。
第二步:制作防偽 以假亂真
為了進一步取得消費者的信任,一些三無保健食品還仿造正規的保健食品編造出了批準文號。
此時三無保健品也只是看著像真的保健品,離價格不菲的“網紅保健品”還差很遠,這些三無保健品要想賣上更高的價格,還需要制造精美的包裝和“洋氣”的身份。
第三步:精美包裝 進口身份
將包裝做的精美也是為了襯托所謂的“進口保健品”的身份。有的保健品號稱來自德國、美國,其實都是農村里的小作坊產的。三無保健品只要經過這么搖身一變,身價就翻了幾番,一盒成本3元錢的三無保健品,一轉身就能賣到70多元。
就這樣,經過層層包裝后,小作坊中生產的三無保健品已經變成了價格不菲的“網紅保健品”,而要想真的把這些“網紅保健品”賣出去,還要通過廣告推廣。
第四步:微信推廣 廣而告之
網名“回春堂批藥”的二級銷售人員楊某某,他的朋友圈中幾乎每天都會更新這些保健品廣告,有時甚至一天會更新幾條。據他說,廣告更新得越快,知道的客戶越多,銷量自然就越好。
吸引到消費者的注意只是廣告宣傳的第一步。對于這些所謂的網紅保健食品,要想讓老百姓放心購買,還得多吹吹功能和成分。
一款號稱來自泰國的減肥保健品,其中明明放的是禁藥西布曲明,成分表上寫的卻是“海藻粉”“綠茶提取物”“維生素C”“殼聚糖”,每一種成份后還清晰地標注了對應的功效,就連廣告語都寫著“純天然植物提取物”“安全無副作用”。而這些廣告的效果也確實不錯,記者在某電商平臺上搜索了這款減肥產品,發現有好多網店都在銷售,點進其中的一家,看到月銷量高達200多筆。
原本是三無保健品,弄一個精美的包裝,加一份看不明白的外文說明,貼上以假亂真的防偽,編一個子虛烏有的批準文號,再經過廣告的美飾和宣傳,一份“網紅保健品”就誕生了。對于許多普通消費者而言,他們根本就分不清哪些是正規的保健品,哪些是三無保健品。
正規的保健食品是有保健食品批準文號和保健食品標志的,無論是國產保健食品還是進口保健食品,都可以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網站上,查詢到保健品的保健功能、功效成分、主要原料等信息,可是許多消費者對此卻并不知情,這就讓一些不法商家鉆了空子。
近年來,與保健食品相關的刑事案件總體呈現上升態勢,2015年一審判決案件為432起,2016年為564起,2017年為741起。而網絡已經成為這些三無保健食品銷售的新渠道。經過層層包裝,這些三無產品搖身一變,擠進微信群、朋友圈,變成了價格不菲的“網紅保健品”。吃了這些保健品,沒有效果白花錢還算事小,更可怕的,是花錢還吃壞了身體。怎么辦呢?
監管部門有責任加強網絡數據監控,加大打擊力度。互聯網企業有責任管理好自己的平臺,不讓國家明令禁止的藥物和假冒偽劣產品在平臺上肆意流通。作為消費者,我們自己也要對自己的健康負責任,要小心朋友圈的推銷,越吹得神,我們越要擦亮眼睛。
本文關鍵詞:免疫 減肥 調節 廣告 保健品 包裝